热点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为深入推动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市场经营秩序,引导经营者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压实经营主体责任,4月8日,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电动自行车经营主体行政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近年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带动二手商品消费热潮。其中,二手奢侈品市场更是持续升温,随之而来的消费纠纷也日渐增多。当前二手奢侈品市场实际情况如何,是否存在许多陷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一次性茶包袋的材质安全吗?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托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对20款茶包进行测评。结果显示,20款茶包的安全性都符合标准要求,但是很多茶包未准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你喜欢吃小龙虾么?你是否质疑过餐厅里的小龙虾是否安全?为守护广大消费者饮食安全、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近日,浙江省温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温州市消保委)联合温州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李涛记者徐文智 文/摄)2月2日,为保障广大市民能够逛得开心、吃得放心、购物舒心,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灞桥大队针对商场超市和餐饮店商标侵权、保质保价、食品安全等情况开展执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近日,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通报火锅面、烤冷面面片2批次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和风险控制情况。相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厦门市同安区欢乐羊火锅店、厦门市翔安区粮粒辉面制品加工店已按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6月9日,福建省三明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第2期食品监督抽检信息。此期该局进行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38批次,其中合格335批次,不合格3批次。尤溪县沈菊酒业有限公司生产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陈致信 记者顾艳伟)“现在开庭!”随着清脆有力的法槌声落下,3月11日下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市场监管局联合法院、烟草局组织的“未成年人购买烟草制品买卖合同纠纷”“3•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顾艳伟)随着人们卫生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除了关注食品本身的质量安全外,对刀筷用品的清洁、杀菌、除病毒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近日,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广西消委会)组织开展消毒刀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中秋节将至,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月饼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本次专项抽检月饼203批次,抽样地点涵盖食品生产企业、集贸市场、连锁超市和糕点店、餐饮店等66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抽检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消保委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开展了消毒液比较试验。测试发现,6款不同品牌消毒液样品指标均符合标准。记者了解到,此次试验通过电商平台购得6款消毒产品,其中
今年暑假恰逢“双减”政策实施一周年。泉州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市关工委等部门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活动阵地尤其是复兴少年宫作用,多渠道拓宽城乡未成年人暑期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黄劼)广东省深圳市消委会联合澳门特区消委会近日公布的儿童洗发沐浴二合一产品比较试验结果显示,25款儿童洗发沐浴产品在安全指标、理化指标等方面的测评中,所检测项目均符合要求。测评3方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9月5日,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管局通报咸蟹黄酥、兰花豆2批次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和核查处置情况。厦门市鹭林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市鑫常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已按规定暂生产、销售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为规范冷冻饮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给消费者提供公正、客观、具体的商品信息,供消费者选购产品参考,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近期,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油绿如玉、糯韧绵软、甜而不腻、清香扑鼻,又到青团子上市的时节,不少市民、游客慕名排队尝鲜。为切实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确保市民消费安全,近期,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板桥分局适时而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2月6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2年上海市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抽检结果显示,有9批次产品不合格,涉及友声电子计价秤等产品。据了解,2022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薛庆元)为让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客观、实用的信息作为选购儿童防晒化妆品的参考依据,指导合理消费,近期,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了儿童防晒化妆品比较试验。本次比较试验通过线上与线下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6月30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全市消防产品质量分析会,发布2021年度生产流通领域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通报15家企业的21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情况。据介绍,消防产
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庙会上的食品。执法人员检查小吃摊。今年春节,北京文化庙会“回归”。为保障文化庙会安全稳定和经营有序,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在春节期间派出工作人员驻点监管,全力保障卢沟桥宛平文化庙会顺利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食糖、茶叶及相关制品、乳制品、饮料、酒类、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饼干、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因为临近保质期限,一些食品被低折扣售卖,这种临期食品正逐渐成为年轻人新宠。临期食品与正常产品有什么区别?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9款临期食品进行测评,发现饮料类临